粉煤灰陶粒燒結爐結構原理
陶粒是一種人造輕骨料,是一種外殼堅硬,表面有一層隔水保氣的釉層,內部具有微孔多孔的陶質粒狀物。這是以頁巖、海泥粘土、泥巖、粉煤灰、煤矸石等為原料,經過加工成球體再燒脹成,廣泛應用于各種建筑領域。粉煤灰燒結陶粒是以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經過造料、成球和 1000-1300℃高溫燒培等工藝過程而形成一種輕質、高強、多功能的新型材料。
現(xiàn)有的粉煤灰陶粒燒結爐,包括帶有爐口的爐體,爐體下部設有進氣室,進氣室上部是由若干耐火磚構成支撐陶粒的爐排,進氣室上部為燃燒室,爐排上方為燃燒室,燃燒室上部為排氣室,這種燒結裝置的缺點是每次燒完后需要出爐,再裝料,不能連續(xù)生產,而且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下。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連續(xù)生產的粉煤灰陶粒燒結方法。
1、技術方案是 :
使用至少兩個疊放的燃燒箱,燃燒箱由傳輸機構帶動進出爐體 ;開始生產時,先將陶粒生料裝在底層燒結箱內點燃,在其上層置放其余裝有陶粒生料的燒結箱,將所有燒結箱通過輸送機構送入到燃燒室內,利用底層燒結箱的熱量使上層的燒結箱內的陶粒生料開始燒結,待底層燒結箱內的陶料燒結完成后,啟動輸送機構將所有的燒結箱輸出爐體外部,取出已燒結完成的底層燒結箱,再在未完全燒結的燒結箱的上層放置新的裝有陶粒生料的燒結箱并一起輸入爐體內部,如此循環(huán)即可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
本發(fā)明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上述方法的粉煤灰陶粒燒結爐。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粉煤灰陶粒燒結爐,燒結爐的爐體內設有燃燒室,包括至少兩個疊放于燃燒室內的燒結箱以及帶動燒結箱進出爐體的傳輸機構。
2、優(yōu)點
本發(fā)明采用傳輸機構及可交替進出料的多個燒結箱,實現(xiàn)了粉煤灰陶粒燒結時的連續(xù)生產,操作簡單,提高了生產效率,并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
3、附圖說明
圖 1 為本發(fā)明粉煤灰陶粒燒結爐的正面結構示意圖。
圖 2 為本發(fā)明粉煤灰陶粒燒結爐的側面局部剖視圖。
圖中,1- 爐體,2- 燃燒室,3- 燒結箱,4- 傳動軸,5- 風室,6- 排氣室。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連續(xù)進料的粉煤灰陶粒燒結方法,使用至少兩個疊放的燃燒箱3,燃燒箱 3 由傳輸機構帶動進出爐體 1 ;開始生產時,先將陶粒生料裝在底層燒結箱內點燃,在其上層疊放其余裝有陶粒生料的燒結箱 3,將所有燒結箱 3 通過輸送機構送入到燃燒室 2 內,利用底層燒結箱的熱量使上層的燒結箱內的陶粒生料開始燒結,待底層燒結箱內的陶料燒結完成后,啟動輸送機構將所有的燒結箱 3 輸出爐體 1 外部,取出已燒結完成的底層燒結箱,再在未完全燒結的燒結箱 3 的上層放置新的裝有陶粒生料的燒結箱 3 并一起輸入爐體內部。首次燒結時處于第二層的燒結箱現(xiàn)在處于最底層,燒結一段時間后,最底層燒結箱內的陶粒燒結完成,啟動輸送機構將所有燒結箱 3 車出爐體 1 外部,取出最底層燒結箱,再在上層放置新的裝有陶粒生料的燒結箱 3 并一起輸入爐體 1 內部,如此循環(huán)即可實現(xiàn)連續(xù)生產。
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粉煤灰陶粒燒結爐,燒結爐的爐體 1 內設有燃燒室 2,包括至少兩個疊放于燃燒室 2 內的燒結箱 3 以及帶動燒結箱 3 進出爐體的傳輸機構。燃燒室 2 的下方設有風室 5,上方設有排氣室 6,燒結箱 3 上開有氣孔。實際生產中,兩個燒結箱即可滿足需要,因此,所述的燒結箱 3 包括底層燒結箱和上層燒結箱。輸送機構的作用是將疊放的燒結箱 3 輸出和輸入爐體 1,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有多種解決方案,屬公知技術。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優(yōu)選的輸送機構,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由電動機驅動旋轉的傳動軸 4,傳動軸 4 置于底層燒結箱 3 的底部,電動機與傳動軸 4 之間有耐熱的鏈條連接,傳動軸4 與燃燒室 2 的進出口平行設置,通過傳動軸 4 的旋轉使燒結箱進出爐體 1。該輸送機構具有結構簡單,操作方便和運行可靠的優(yōu)點。
所述的輸送機構包括至少兩個可聯(lián)動的傳動軸 4,各傳動軸 4 之間通過齒輪連接,電動機帶動其中任意一個傳動軸 4,即可使其他傳動軸 4 同步運行